menu
    close

    鲁大要闻

    鲁大要闻

    【中国教育报】校地协同创新 为专业群发展注入动能——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二)
    日期:2024-09-19 阅读:
    打印

    鲁东大学是一所工农理文兼备、应用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优势专业群。近年来,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以校地协同创新为抓手,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科学技术攻关,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探索出一条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特色发展路径,推动校地双向奔赴,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协同制定培养方案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为了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携手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涵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6所高校)、烟台市政府部门、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及鲁南制药集团等重量级伙伴,共同擘画了一流人才培养的蓝图。经过深入交流与研讨,合作各方确立了“五会五能”的核心素养培育框架,即会学习能应用、会质疑能探究、会分析能实验、会研创能建模、会规划能创业。

    为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精心设计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学校主管部门出台了《鲁东大学卓越课程教学提升计划》与《鲁东大学学生卓越体验提升计划》。同时,构建了“三个课堂”相融互补的“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思政课程主课堂、课程思政专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有机结合,不仅重构了课程体系以支撑“五会五能”目标的达成,还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学习应用、质疑探究、分析实验、研创建模、规划创业的循环递进,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此外,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开展“教师课程教学创新与指导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全周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等,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协同加强专业建设

    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求,紧密围绕山东“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十强产业与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食品产业链”“葡萄酒产业链”等重点产业链的发展蓝图,科学谋划专业群分布,着力打造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10个学科专业。

    同时,加强与“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的科教、产教合作,引进利用优质资源,促进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以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和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为主体,遵循“跨学科、跨专业、融产业、联创业”的原则,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成功打造蓝色海洋与健康系列专业,成功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并获得36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此外,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还积极拓展“生命与健康”领域的校地合作,汇聚教育、人才、产业、研创等多方资源,加强生物科学、生物医药、生态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六大专业建设,搭建15个交叉融合的专业群课程平台、19个专业方向研创团队平台,开展近百项校地校企合作研创项目,有效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协同打造“1115”培养模式

    面对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兴起及人才需求的激增,创新性地推出“1115”培养模式,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生物医药+大健康”特色优势,以“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为建设路径,把握“课程思政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教材编写、产教融合”5个着力点,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新范式,深度融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

    在培养方式上,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推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培养策略。面对数字化浪潮,专业群深度融合AI与大数据技术,打造“互联网+”在线课堂与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无边界教学新生态。与多所高校合作,推出联合实习虚拟仿真平台,利用远程实景技术,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锤炼职业技能,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专业实习道路上,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亦走在前列。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滨海生态资源调查和野外实习联盟,依托胶东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创新性地推出胶东半岛联合实习虚拟仿真平台,利用远程实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各高校实践教学开辟了新途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为强化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还牵头组建了沿黄高校大学生“拨浪鼓”黄河文化考察团、“萤火虫”黄河支教团、“黄河韵·山东情”黄河青年守护行动实践团等学生组织。他们常年活跃在黄河流域,以实际行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次获评省级社会实践服务团队。

    协同攻关行业技术瓶颈

    面对行业关键技术难题,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携手烟台市政府部门及国内优秀科研机构,共建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动物病原微生物防控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新型宠物疫苗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等多个创新平台和创新联合体,聚焦需求导向,优化专业布局,成效斐然。近3年来,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累计获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超8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上百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为区域社会发展贡献了鲁东智慧。

    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更是彰显了科研实力与社会担当。组建海洋生物资源与蓝色碳汇博士团队,倾力打造“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通过对海草床、海藻场碳储量的深入调查,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长岛数据与案例。同时,通过黄河支教博士服务团等平台,积极引导沿黄高校在微藻产业、盐碱地利用、沙漠碳中和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春潮涌动,击鼓催征。“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是鲁东大学重点发展的标杆式专业集群,未来这个集群将继续紧盯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校地协同创新,在联合攻关解决关键技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成果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谈到未来发展规划,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教授满怀信心地表示。(转自:《中国教育报》 通讯员:张兴晓 韩延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